当波音工程师在圣路易斯工厂焊接F-47验证机骨架时,五角大楼的PPT专家正忙着给中国歼-36重办“户口”。3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展示的六代机概念图,与其说是技术突破,不如说是政治行为艺术——这位第47任总统硬把六代机命名为F-47,就像给新生儿盖出生证明的私章。
这场命名游戏暴露了美国军工的深层危机。波音拿下200亿美元研发合同背后,是737MAX事故赔偿谈判的烂摊子。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心知肚明,用F-47接替F-22的计划,不过是给波音这个病危患者打强心针。看看洛克希德·马丁的车间,F-35的残次零件还堆积如山,现在又要把六代机塞给连年亏损的波音,这种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操作,活脱脱上演着美式工业的黑色幽默。
F-47的“五年试飞神话”更经不起推敲。2020年NGAD项目首次试飞的验证机,至今连张清晰全身照都不敢放出,五角大楼的PPT里只有机库门缝透出的模糊机头。反观成都黄田坝机场,歼-36去年12月首飞时就敢360度无死角曝光,三台涡扇-15发动机的轰鸣震得《1945》军事网站连夜改口称“超音速隐身轰炸机”。这种技术自信的落差,恰似当年歼-20横空出世时F-22生产线被迫重启的翻版。
美媒给歼-36改户口的把戏早被看穿。硬说53吨的空中霸主是轰炸机,却对2马赫巡航速度和8枚PL-17导弹的配置视而不见。这种“打不过就改规则”的套路,像极了田径赛场上给对手加负重。但歼-36的全向感知雷达和磁流体隐身涂层不会说谎,其雷达反射面积比F-22低两个量级的数据,让NGAD项目负责人不得不承认“颠覆性技术突破”。
特朗普的F-47大戏终究要面对现实拷问。3亿美元的单机造价是F-22的两倍,数千亿的总预算足以买下整个SpaceX。当中国用模块化生产把歼-36成本压到1.2亿美元时,波音还在为每月38架737MAX的产能限制焦头烂额。这场六代机竞赛的本质,早已从技术比拼演变为工业体系的对决——正如五角大楼机密报告所言:“中国航空产业链的整合效率,正在创造21世纪的工业奇迹。”
Powered by 一天挣1000的路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